大灣區調解員名冊發布
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今日正式在網上發布統一的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名冊(2024年),其上載有146名香港和粵澳地區的調解員。 律政司早前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行動綱領》,設立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名冊是落實行動綱領的措施,將有效推動粵港澳三地調解規則銜接,並推廣調解在大灣區廣泛應用,完善大灣區多元糾紛解決機制。 名冊由律政司、廣東省司法廳、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共同制定,經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同意並獲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審議確定。
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今日正式在網上發布統一的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名冊(2024年),其上載有146名香港和粵澳地區的調解員。 律政司早前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行動綱領》,設立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名冊是落實行動綱領的措施,將有效推動粵港澳三地調解規則銜接,並推廣調解在大灣區廣泛應用,完善大灣區多元糾紛解決機制。 名冊由律政司、廣東省司法廳、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共同制定,經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同意並獲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審議確定。
食物環境衞生署將推出綜合受限制食物售賣許可證,以涵蓋在同一處所或網上平台售賣多種限制出售的食物,如非瓶裝飲料、奶品、杯裝雪糕等。新許可證周三起接受申請,費用一般為810元。 任何人如要售賣《食物業規例》附表2指明限制出售的食物,包括非瓶裝飲料、奶品、杯裝雪糕等,須取得食環署署長簽發的書面准許,以確保有關處所符合衞生標準,供應的食品也合乎衞生。如要售賣多於一種限制出售食物,無論在同一處所或網上平台與否,申請人須就每項限制出售食物提交申請。 食環署檢視後認為,大部分售賣限制出售食物的經營者所須符合的基本發證和持證條件相若,如處所要提供洗滌、消毒和貯存設施、自來水等,因此簡化相關申請程序,以便利申請人。 至於單項的受限制食物售賣許可證,其安排和收費不變,申請人可按需要選擇。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為香港旅遊業提出四大發展定位、四大發展策略,以及133項相關措施。局長羅淑佩期望全港市民齊心協力,為旅客提供最優質的款待和服務。 羅淑佩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藍圖2.0所訂的四大旅遊定位,包括強化國際旅遊城市樞紐和一程多站示範核心區角色、突顯香港本地文化特色的獨特元素並善用其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位置、堅持香港作為高品質旅遊體驗城市,以及建設香港成為可持續旅遊發展的示範點,發展方向重量更重質。 至於發展策略,則包括中外薈萃繫全球,發展具本港和國際特色的旅遊產品及項目,重點推動文化、體育、生態、盛事四個香港具備世界級頂尖資源但尚未全面向全球旅客展示的領域,與旅遊深度結合,打造吸引力強的旅遊產品與項目。 政府會善用明年啟用的啟德體育園和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的體育合作,也會大力拓展海島旅遊,積極探討以環境保護和生態旅遊為主軸的大型綜合度假項目,充分利用香港珍貴而獨特的海島和海岸資源,提供嶄新和多元的旅遊體驗。 此外,政府會發展賽馬旅遊,吸引高端過夜旅客,積極引進和培育國際盛事,並聯動商界推廣盛事;同時,當局會發揮好香港的豐富資源,例如提升標誌性景點並持續加入新元素,包括聯乘各界推廣熊貓旅遊,從中製造商機。 策略二為四方旅客齊聚港,開拓多元化客源市場,重點措施包括開拓中東和東南亞國家聯盟旅客客源、增加來往具潛力客源市場的直航航班,以及積極推動社會各界提升穆斯林友善的旅遊配套。 策略三為智慧遊港至方便,利用電子平台、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資訊科技,進一步提升旅遊服務的智慧化水平,並在旅遊景點增加智慧元素,為旅客提供更便捷、高效和人性化的旅遊體驗。 最後一項策略為優質服務迎客來,全方位提升旅遊業服務質素和配套,培育人才。相關措施圍繞吸引青年投身旅遊業、提倡優質旅遊服務、培養高質素專業人才,以及提升旅遊配套設施、檢視住宿配套等。 羅淑佩表示,明天是大除夕,除夕倒數活動將吸引大量旅客到港,具體展示香港的活力和魅力。她希望香港市民發揮好客之道的精神,讓訪港旅客感到賓至如歸,使東方之珠再現輝煌。
牙科街症網上登記系統今日推出,以抽籤形式分配街症籌號,其中一半名額預留給65歲或以上長者。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認為,新安排更為公平,對長者更為關愛,以往長者要日曬雨淋甚至在寒夜排隊的情況已成歷史。 盧寵茂今日視察荃灣牙科診所後會見傳媒時指,截至上午11時,565人成功在網上登記。長者即使不懂得使用手機甚至沒有手機,同樣可前往各診所,在員工的協助下登記,再透過電話短信接收輪候結果。 盧寵茂表示,以往診所要安排人手並花數小時照顧長者排隊,新措施推出後,員工用兩、三分鐘便可幫助長者在網上登記。按照今日的情況,他認為當局絕對能夠應付需求。他又指,相信長者會逐步學習使用手機應用程式,而診所也會維持現場協助長者登記的服務。
原訟法庭早前撤銷環境保護署署長批准前粉嶺高爾夫球場發展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的決定,環保署今日向上訴法庭提出上訴。土木工程拓展署作為此司法覆核的利害關係方也就判決向上訴庭提出上訴。 環保署表示,署方與律師團隊詳細研究原訟法庭的裁決後,不能同意裁決部分內容。署方的上訴理據包括《環境影響評估條例》清楚列明諮詢公眾的機制和時間表,合適地平衡公眾參與和項目發展確定性的需要。原訟法庭的裁判等同在條例列明的機制以外加上再進行公眾諮詢要求,會令整個環境評估程序無法合理地正常進行和不斷拖延,對項目發展帶來嚴重負面的影響和不確定性,違背《環評條例》的立法原意。 另一理據是裁決對現正進行和未來的環境影響評估工作將衍生重大的系統性影響,尤其可能導致發展受嚴重拖延,操作和執行上產生嚴重耽擱等問題。 環保署決定就該裁決提出上訴,釐清相關法律的合法合理詮釋,以維持環境影響評估法律框架和具體執行的確定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發展局則表示,原訟庭裁決涉及《環評條例》的合法和合理詮釋,不但關乎擬議球場建屋項目的環評報告,也廣泛影響其他發展項目的環評工作,影響深遠。政府有必要按箇中的公眾利益提出上訴。 該局又指,裁決對建屋量和完工時間有實質影響。上訴庭日後的審議進度也可能會進一步影響擬議建屋項目。發展局和土拓署須因應擬議項目的可建屋量和時間表、上訴程序的進度等最新情況作出全面研究和評估。為此,土拓署需要額外時間處理原定在今年內完成的建屋規模檢討。
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宣布,本地流動服務供應商明日起會就本地新啟動流動電話儲值卡打出的電話,向本地流動和固網服務用戶播放話音提示,以進一步協助市民防範可疑來電。 在新措施下,當本地流動和固網服務用戶接聽由本地新啟動流動電話儲值卡打出的電話時,流動服務供應商會先播放「來電由新儲值卡打出」的話音提示,然後電話方會接通,以助用戶提高對可疑來電的警覺。 提示服務由流動服務供應商免費提供,用戶無須事先登記或安裝流動應用程式,也無須在手機或固網電話作出任何設定。 通訊辦提醒市民,使用電訊服務時應時刻保持警覺,不應隨便接聽陌生來電,更不應向未經核實身分的來電者透露個人資料或轉帳金錢,以免蒙受損失。
運輸署宣布,即日起推出優化措施,向成功續領車輛牌照,即行車證的車主發出不註明屆滿日期的行車證,而行車證最新有效期則另行載於署方發出的通知書。車主獲發新行車證後,如車牌號碼、車輛顏色等車輛資料不變,每次續牌後可沿用同一張行車證。 新行車證上方印有二維碼,以供連結至運輸署車輛牌照網上查詢平台,查閱屆滿日期。 運輸署指,優化車輛牌照後,車主續牌後無須更換貼在車頭的行車證。署方也會在牌照屆滿前以電子聯絡方式提示車主續牌。 此外,運輸署宣布即日起簡化車輛牌照申請文件,車主續牌無須提交俗稱牌簿的車輛登記文件,驗車合格後也無須提交俗稱驗車紙的車輛宜於道路上使用證明書。經網上申請續領車輛牌照者,如運輸署成功經香港保險業聯會的網上系統即時核實車輛保險紀錄,車主便無需上載保險單。 查詢可致電2804 2600。
新一年將至,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來年會加速推進三方面工作,包括更好發揮香港國際化的獨特優勢;加強對本地創科的系統性投入,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以及打造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他表示,踏入2025年,在國家的堅實支持下,政府會繼續改革創新、搶抓機遇,加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為香港的經濟、社會和民生各項事業,取得更亮麗發展,讓香港國際大都會的品牌煥發新光彩。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2月29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附短片): 很快我們便告別2024年。回望這一年,香港在持續轉變和不確定的外圍環境中穩定前行。 隨着美國下半年進入減息周期,內地接連出台振經濟、穩預期和各項惠港挺港的政策措施,加上特區政府和各界的努力,本港資產市場氣氛好轉。本港股市今年來累計上升約18%,恒生指數回升至二萬點水平。成交額也顯著增加,並在10月創出單日成交6,000多億元的歷史新高。今年來,平均每日成交額超過1,320億,較去年增加逾25%。新股上市亦轉暢旺,今年新股上市集資額超過800億港元,排名全球第四。 金融業繼續蓬勃發展,以資產及財富管理業為例,總資產規模超過四萬億美元,去年淨資金流入增長3.4倍;家族辦公室業務亦持續增長,現時有約2,700家單一家族辦公室在港經營,其中逾半家辦所管理的資產規模高於5,000萬美元。 近月樓市漸趨平穩,交投亦有所上升,今年首11個月每月平均成交宗數約為4,450宗,同比增長22%。 今年,來自內地和海外駐港公司總數接近一萬家,初創企業數目接近4,700家,各按年上升一成,兩者同創新高。高端人才申請來港數字續有增長,過去近兩年我們在各項人才計劃下收到約41萬宗申請,已批出超過26萬宗,其中約17萬人已來港。這些數字反映特區政府團隊過去積極招商引才和加強對外宣傳的成效漸現。隨着更多企業和高端人才落戶香港,對寫字樓及住宅的需求也將增加。 零售及餐飲市道仍面對較大挑戰。今年來,訪港旅客數字超過4,400萬人次,按年增加超過30%;估計除夕前後有更多的旅客訪港。本月初,中央恢復及擴大深圳居民一簽多行安排後,內地來港旅客人數顯著增多,剛過去的聖誕節假期街頭人頭湧湧,對零售及餐飲市道帶來支持。就在昨天,在西九文化區上演了本港首次的無人機配搭煙火表演,吸引了大批市民和遊客觀賞,為年底這段假日時間增添更多歡樂的節日氣氛。 過去這一年,在牢築維護國家安全的屏障後,社會上下聚焦拼經濟、謀發展,實現了穩中向前的態勢。2024年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2.5%,失業率維持在約3.1%的較低水平、通脹溫和、市民收入錄得實質增加。 展望2025年,地緣政治和較長的高息環境等不明朗因素,會令市場增添波動。不過,在中央政府的堅實支持、特區政府過去多年的開拓和努力下,本港經濟根基厚、市場韌性強,正在變局中開新格局、穩步前行。其中,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將會加速推進: 一、更好發揮香港國際化的獨特優勢,強化強化內聯外通,進一步提升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和功能。過去一年,特區政府大力推動內地企業在香港設立高增值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企業財資中心、科研中心,以至是區域和國際總部,積極利用香港高度國際化的特色和普通法制度,開拓國際業務和市場。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斷拓展和深化海外聯繫,除了鞏固與傳統歐美市場的協作外,亦重點推動香港與中東、東盟及全球南方等新興市場的經貿和金融合作。未來一年,我們會連同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其他內地省市拼船出海,一起走出去開拓商機,發揮更大的聯乘效應。 二、加強對本地創科的系統性投入,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包括用好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耐心資本」引導和槓桿市場資金的功能,支持策略產業的群聚和發展。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過去兩年多吸引了近70間企業伙伴來港,未來數年預計將在港投資逾420億元,創造約17,000個優質職位,並帶動其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企業來到香港。下一步,我們要推動更多的政策創新,加強香港和深圳以至整個大灣區的創科協作、強強聯手,讓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彼此經濟更好發展,並共同為國家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三、面對全球政經格局深刻重構,我們要以更整全的策略,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及航運中心的地位,致力打造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以金融業為例,我們將繼續推動金融市場的全方位發展,從股市、債市、保險、私募基金、風投創投,到資產和財富管理、離岸人民幣業務、綠色金融、數字金融、大宗商品交易等,讓香港市場發揮全鏈條的籌融資功能,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而支持優質創科企業的籌融資需要、推動區域的綠色轉型,以至為走出去的內地企業配套金融和其他專業務等,都是香港可以發揮所長、大有可為的領域。 踏入2025年,在國家的堅實支持下,我們會繼續改革創新、搶抓機遇,加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為香港的經濟、社會和民生各項事業,取得更亮麗的發展,讓香港國際大都會的品牌煥發新的光彩。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環境局正協助兩間本地公司設立生產線,利用本地回收廢料升級再造成高價值產品,分別是聲學超材料產品,以及無電製冷和創冷產品的核心原料,促進香港綠色工業發展。 為落實全力支持綠色科技的研究和應用,環境局在2020年成立低碳綠色科研基金,重點支持屬於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四個範疇的項目。基金至今已批出33個來自本地大學、公營科研機構和私營企業的科研項目,涉及總金額約1億4700萬元。 環境局正積極探索更多政策措施,繼續吸引和協助企業在香港發展綠色科技項目,幫助企業將綠色創科成果轉化為具商業價值的產品,並在本地生產,打造香港成為綠色科技示範基地。 以下是環境局局長謝展寰12月29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因為要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危機,全球各國都努力推進綠色低碳轉型以邁向碳中和,過程中所需的資金和技術都極其巨大。綠色轉型在全球和內地正飛躍地發展,香港只要抓緊綠色轉型的機遇,各個行業定能茁壯成長。 為落實全力支持綠色科技的研究和應用,環境及生態局在2020年成立低碳綠色科研基金,重點支持屬於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四個範疇的項目。基金至今已批出33個來自本地大學、公營科研機構和私營企業的科研項目,涉及總金額約1億4700萬元。我們亦會協助具實際應用潛力的科研項目轉化為具商業價值的技術或產品,並在本地生產。 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及環境局正協助兩間本地公司設立生產線,利用本地回收廢料升級再造成高價值產品,分別是聲學超材料產品,以及無電製冷和創冷產品的核心原料,促進香港綠色工業發展。 近期我分別與這兩間公司的代表會面,了解他們的研發成果及未來發展。其中本地綠色創科企業盧米科技(Lumi Technology)獲環境局的低碳綠色科研基金資助330多萬元,為期兩年,研發利用回收塑料升級再造高增值的聲學超材料技術,以應用於工地和室內的隔音裝置,以及揚聲器和耳機的聲學部件等。 研發團隊在綠色科研基金的資助下,經過研究後,認為膠樽、餐具常用的塑膠物料如PET、PP和建築材料常用的PVC等 ,回收再造後適合生產聲學超材料。公司目前在內地回收塑膠和生產產品,而研發工作則在港進行。 大家可能都知道,塑膠一直是香港廢物處理的重大挑戰。塑膠的棄置數量龐大但回收價值不高,政府推出不同措施例如管制即棄膠餐具的「走塑」以減少使用即棄塑膠。另一方面,政府支持及鼓勵業界結合科技將難以降解的廢棄塑膠升級再造成高附加值的產品。盧米科技研發把回收塑膠升級再造,轉化為可吸音聲學超材料的技術,與我們的理念不謀而合。 因此,環境局正在協助盧米科技在香港設立廠房,將項目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大量回收塑膠,生產減噪產品。聲學超材料產品在香港的市場有非常多的應用場景,各種各樣的建築行業、公路和軌道交通的隔音降噪,以至香港現正推進的北部都會區建設和城市升級等,都會用到很多聲學建材。 香港前端有原材料,後端有市場,盧米科技計劃在香港建立生產力,用本地原材料製造出香港聲學建材,再滿足本地市場,從而協助香港建立塑膠內循環體系。通過升級再造,我們不僅實現了高端循環經濟,更推動本地創新科技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設立生產線將有助提升香港的新質生產力,為本地科技產業注入新的動力,加速構建低碳和環保的經濟模式。 另一間獲環境局協助在本地設立生產線的是本地科技初創公司創冷科技 (i2Cool)。i2Cool曾獲得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研發具製冷效果的專利塗層,只需塗於建築物的屋頂或外牆,便能在無須耗電下有效降低室內溫度,減低建築物耗電量。這項無電製冷技術更成功開發出輻射製冷膜,可貼合於建築物的玻璃幕牆,進一步拓展技術的應用範疇。 目前,i2Cool的產品已成功應用於多個地區,包括迪拜購物中心、阿布扎比酋長皇宮等著名地標,並與阿聯酋當地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及綠色創新貢獻力量。 近年世界各地舉辦的體育盛事都以綠色低碳環保為辦賽理念,明年的第 15屆全國運動會部分項目將在香港舉行,為響應改造低碳場館措施,環境局建議在賽事場館天台塗上製冷塗層。感謝建築署積極回應,已在其中一個主要比賽場館香港體育館塗上塗層,便可以用較低成本改善室內熱環境,降低空調耗能並且實現節能減碳。 我早前到體育館的天台,親身感受到天台塗上塗層後,與沒有塗層的部分有明顯的温差。體育館的塗層覆塗面積包括天台表面及天台側牆,約為9,700平方米,塗層預計可為體育館降溫至平均24度,每年可節省約30萬度電,相等於減少約150噸碳排放量。另一方面,塗上塗層後的天台防水層,因為溫度變化大幅減少,預計防水層的壽命亦可以得到延長,節省維修成本。 未來一年,我們與相關部門會持續監測場館室內溫度和空調耗能等數據,並檢視實地測試結果和評核成本效益。如效果理想,我們會考慮將這類技術推廣應用於更多的建築物中,尤其是新建或改建的公共設施,以進一步優化建築物能源效益和節省成本,促進香港節能減碳。 環境局現正協助i2Cool在本地物色合適場地設立生產線,利用本地回收廢料如瓷磚、陶瓷和玻璃等製造高價值的無電製冷及創冷產品核心原料,透過升級再造實現循環經濟,同時設立生產線有助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並且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除了在物色合適場地方面提供協助,環境局連同環境保護署會積極向綠色創科公司提供設立生產線的技術意見(例如回收物料的市場資訊),以促進其設立生產線的具體規劃。 創新科技可為香港帶來新產業和新模式,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將本地綠色科技與升級再造創新能力深度融合,有助成為香港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力,從而提升香港的整體競爭力。 盧米科技和i2Cool 只是其中兩個例子,環境局正積極探索更多政策措施,繼續吸引和協助企業在香港發展綠色科技項目,幫助企業將綠色創科成果轉化為具商業價值的產品,並在本地生產,打造香港成為綠色科技示範基地,助力國家輸出綠色科技及產品,爭取國際市場認可及強化競爭優勢,發揮為國家引進來、走出去的功能 。
臨近聖誕節,葵涌醫院病人資源及交誼中心活動室內響起多首聖誕歌曲,節日氣氛濃厚,不僅台上的表演者唱得興奮,台下的觀眾也看得投入。 音樂治癒人心 林麗英是其中一名表演者,她在台上唱聖誕串燒歌,返回台下也能帶動氣氛,傳播歡樂。她曾經入住葵涌醫院,現在擔任朋輩工作員,希望以「過來人」的身分向住院者分享感受。 她說:「無論情緒好壞,你也可憑歌曲或音樂治癒自己。音樂會令人感受到有朋輩同行,也感受到醫院設法舉辦很多活動,協助院友早日康復,早些出院。大家信念一致,我覺得這便是把活動繼續辦下去的核心價值。」 音樂會由醫護人員組成的樂隊「音樂伙伴」籌辦,去年3月起大約每兩個月舉辦一次。精神科註冊護士楊嘉樂是這支樂隊的結他手,也是音樂會的發起人。 他說:「一開始是小型音樂會,沒有今天這麼大型。每次音樂會都有不同主題,之前曾以學生義工、復元人士義工為主題,這次以聖誕節為主題,每次演奏的歌曲都不同。」 義工鼎力支持 楊嘉樂在葵涌醫院工作13年,目前負責為院友安排不同活動。自小喜歡音樂的他在每次音樂會開始前都會早早回到中心活動室準備,擺放樂器、調校音色、測試效果,全部親力親為。 這次是他籌辦的第11場音樂會,特別邀請醫院的職員和義工用氣球製作大型聖誕裝飾,增添節日氣氛。 除了氣球義工隊,嘉樂還感謝過往不少人士的幫助:「很多熱心的同事和義工知道我們將會舉辦音樂會,便二話不說捐出以往曾使用的器材。」 新手勇敢獻唱 音樂會為院友而設,他們可以是聽眾,也可以是表演者,這次輪到院友區柏恒初踏台板。他為音樂會練習了一個半月,按照曲譜反覆練習。 他說:「人一生總要嘗試一些新事物,我希望帶出一個信息,讓病人家屬和外界知道,精神病患者可以康復,可以在人前表演。」 嘉樂指出,院方會持續發掘有潛質的復元人士,邀請他們在音樂會上表演。只要從旁引導和訓練,他們自會進步。 他說:「可能他們的表演不是最好、最完美,也不是很好的歌手,但我希望他們的勇氣能讓住院的復元人士反思,並從中得到力量,重拾自信。他們未必察覺自己進步,但我們輕易便能發現。復元人士受到讚賞,會漸漸建立自信,這是我們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