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定國明赴京訪問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明日啟程前往北京,展開為期三日的訪問,星期六返港。 林定國將拜訪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匯報律政司主要政策措施的進展,並參加分別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的交流會和研討會,以及與有關領導和代表會面,就「一國兩制」下香港普通法制度及相關議題交流。 他離港期間,副司長張國鈞署任司長。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明日啟程前往北京,展開為期三日的訪問,星期六返港。 林定國將拜訪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匯報律政司主要政策措施的進展,並參加分別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的交流會和研討會,以及與有關領導和代表會面,就「一國兩制」下香港普通法制度及相關議題交流。 他離港期間,副司長張國鈞署任司長。
教育局表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是全方位體驗式學習平台。局方近日已成立專責小組,進一步完善內地考察的各項安排,期望未來讓更多學生親身體驗國家的發展成就,提升國民身分認同。 以下是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3月25日在該局網上專欄「局中人語」發表的文章: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是一個全方位體驗式學習平台,配合公民科課程,讓學生親赴內地,感受國家發展的脈動。內地考察給予學生的不僅是參訪交流的活動,更是集考察前的討論研習、考察期間的探索體驗,以至考察後的反思成長於一體的完整學習歷程。我最近參與了公民科珠海創新科技內地考察,與寧波第二中學的師生共同體驗一次別具意義的學習之旅。 考察前的準備與研習:充分準備 奠定基礎 充足的事前準備是確保考察活動順利進行的必備條件。教師在出發前,會參考教育局提供的行程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網上資源平台上的相關資料,掌握各參訪點的資訊,並配合公民科課程內容考慮行程細節。教師同時會指導學生研習與行程相關的背景資料,如珠海創新科技的現況和成就、內地鄉鎮發展的政策,以及國家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所處的地位。這些考察前的研習有助學生初步連繫行程內容與公民科課堂所學,思考實地考察的探索重點,帶着問題和好奇心展開學習旅程。師生們的預備工作,不但為考察活動的成功奠定堅實基礎,亦促進公民科內地考察成為深度的體驗學習。 考察期間的體驗與探索:親身體驗 認識國家 實地親身體驗是考察活動的核心。珠海行程的其中一個參訪點是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該校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點大學,環境優美,綠樹成蔭,建築設計充滿學術氣息,被譽為「亞洲最美山谷校園」。當天,我與寧波第二中學的師生出席該校一場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的講座,了解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及應用範疇。學生在講座後參與由內地專家設計的體驗式學習活動,進行與創新科研有關的各項實驗。相關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同時提升他們對人工智能和創新科技的興趣。 珠海的行程還包括參觀珠海太空中心、探訪內地企業及考察鄉鎮發展。學生在珠海太空中心近距離觀察國家在航天領域的尖端科技;又在參訪內地企業的過程中了解內地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創新模式;鄉鎮發展的考察活動則讓他們親身見證國家的高速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成果。這一系列豐富多元的考察行程與公民科課程內容緊密相連,通過實地體驗和觀察,有助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國家的發展和成就,並啟發他們對未來的思考和想像。 考察後的反思與成長:深化所學 展望未來 公民科內地考察的結束並不是學習的終點,而是深化學生認識國家的起點。學生回港後,學校會組織考察後的學習活動,指導學生整理考察所得,並將當中的見聞體驗與公民科的課堂學習內容結合起來,通過討論、反思和進行專題研習等活動,加深學生對國家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及社會變革等不同範疇的理解,例如探討人工智能如何影響未來生活,或是農業科技如何推動可持續發展。 教育局一直致力推動內地考察活動的發展,近日成立了專責小組,進一步完善內地考察的各項安排,期望未來讓更多學生親身體驗國家的發展成就,提升國民身分認同。每次考察既是一趟增進知識的旅程,也是學生個人成長的寶貴機會—從前期的研習討論,到實地考察期間的探索體驗,再到考察後的反思與深化學習,彼此環環相扣,形成完整而有意義的學習歷程。我衷心希望內地考察在未來能惠及更多學生,讓他們在知識與體驗的積累中茁壯成長,在探索與發現的過程中啟迪智慧,日後為國家和香港作出貢獻。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一間治療室的檢查燈昨晚墜落,衞生署正積極跟進和調查,要求院方提交調查報告,並發出特別警示,通知使用同一型號檢查燈的持份者盡快聯絡供應商跟進。 根據港安醫院通報,一名醫生昨晚在急診服務的治療室為一名病人完成程序後,在旁協助的一名醫護人員嘗試將檢查燈調向,檢查燈突然墜落,擊中兩名醫護人員。兩人沒有大礙,無須留院治療,而事發時在治療室內的病人並沒有受傷。 事發後,港安醫院同日晚上停用涉事治療室,並要求供應商即時派員檢查院內所有同型號,即Polaris® 50檢查燈,確保安全穩妥。 為審慎起見,院方也要求供應商檢查院內由同一供應商Draeger Hong Kong 提供不同型號的所有檢查燈。 衞生署表示,會仔細評估調查結果和醫院採取的措施,再作跟進,以保障病人安全和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 此外,衞生署已聯絡Draeger Hong Kong了解事件,並要求該供應商主動通知受影響的客戶和跟進。衞生署也會通知醫院管理局、私家醫院、持牌私營醫療機構、相關醫療專業團體這次事件,如有使用涉事器械,應盡快聯絡Draeger Hong Kong跟進。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表示,下月起本港所有精英運動員,包括殘疾運動員的直接資助額上調8.3%。 羅淑佩今日主持體育委員會會議後會見傳媒時說,會上各方就精英體育資助制度深入討論,體育委員會決定對現時資助制度稍作調整,以便更能因應現時體育發展情況,向精英運動員和精英運動項目提供支援。 她說,上一次調整精英運動員直接資助額是在2020年。這次調整,體育學院已考慮自2020年至今消費物價指數的升幅、市場薪酬趨勢,以及吸引體育人才的需求。 下月起,成年隊運動員的每月標準資助額會由7,130元提高至10,000元,以示當局對全職運動員的肯定和鼓勵。 體院也將為精英殘疾運動員成立成年隊,羅淑佩預期此舉有助吸引更多殘疾人士投身運動員行列。 她說,在體院接受資助的運動員並非員工,他們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不能單以金錢量度,坊間一般把這些資助當成運動員的薪酬,這個看法要修正。 她指出,除了財政支援,體院也為運動員提供全面支援,包括住宿、飲食、教練費、醫療團隊等,對運動員的協助是適切和全面的。 此外,桌球和網球項目未來兩年將繼續成為A級精英運動項目,而殘疾人保齡球(肢體殘疾)項目會繼續保持B級位置;至少八個成績理想的運動項目下月起升為A級或B級精英體育項目。其中,高爾夫球升為A級,獨木舟和殘疾人游泳項目升為B級。
民航處更新飛機乘客攜帶鋰電池外置充電器上機的規定,下月7日起乘客不得在航班上使用外置充電器充電,或為外置充電器充電,也不得把外置充電器放置在行李架上。 民航處指,非常關注近期多宗懷疑與飛機乘客攜帶和使用有「充電寶」之稱的外置充電器相關安全事故,上周五與本地航空公司代表會面後,今日更新有關要求和規管,以進一步提升航空安全。 市民如有疑問,可在乘搭航班前向航空公司確定最新規定。
教育局以至社區多管齊下為有精神健康需要學生提供支援,除了單張、網上專頁、情緒健康電話熱線、網上支援平台等,在全港中學推行以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也延長實施至今年底,並優化有關安排,支援有高自殺風險的學生。 當局鼓勵學生當負面情緒來襲時,不妨向朋友、父母、師長、信任的人傾訴,主動尋求和接受他們的協助,以免跌入情緒困局。 以下是教育局副秘書長劉穎賢3月24日在該局網上專欄「局中人語」發表的文章: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漫長的人生中,我們總會遇到不快樂、不順利或與理想不符的事情。對於學生來說,父母爭執、測考失準、被朋輩取笑等事情都會帶來壓力和困擾,甚至令他們感到無助與絕望。國際和本港的研究均指出,青少年人患上焦慮和抑鬱的數字趨升,情況值得關注。 當不如意事情發生時,我們要留意自己的情緒。負面情緒來襲時,我們身體會出現不適徵狀,或會感到惆悵無助,甚至行為錯亂,常常想像最壞的情況會出現。這時候,我們需要冷靜,嘗試放鬆,轉移一下注意力,想想別的事情,不斷回想困擾的事件只會對自己造成大量的耗損。 要避免跌入情緒的困局,最重要的是不要把壓力藏在心裏,請記住,我們並非孤單一人,不妨向朋友、父母、師長、信任的人傾訴,主動尋求及接受他們的協助,正如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推出的「陪我講」(“Shall We Talk?”)計劃所說:「傾吓,好嗎?」。作為前線教師及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具備相關的知識和技巧,以支援學生並即時回應他們的需要,同時,應積極營造一個接納與包容的環境,消除對求助行為的標籤化,從而鼓勵學生更放心、更願意主動尋求幫助。 為加強學生察覺負面情緒的能力及求助的意識,教育局製作了「負面情緒來襲,各種身心怪老是常出現?」和「停一停、諗一諗、有人可以幫到你」單張,並已上載於「校園 • 好精神」網頁的「學生園地」專頁。此外,我們亦更新了網頁內的「陪你考試的日子」專頁。 教育局於2024至25學年推行《4Rs精神健康約章》,協助學校就四個促進精神健康的要素,包括休息(Rest)、輕鬆(Relaxation)、關係(Relationship)及抗逆力(Resilience)訂立切實可行的目標及採取具體的行動。另外,教育局亦透過主題式的教師培訓,加強教師及早識別及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學生的能力。 同時,政府由2023年12月起,在全港中學推行以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結合校內的跨專業團隊、校外支援網絡和醫療服務,及早識別和支援有高自殺風險的學生。政府已宣布延長實施三層應急機制至2025年底,並優化有關安排,支援有高自殺風險的學生。 家長教育方面,為協助家長掌握支援子女健康成長及照顧子女精神健康的知識和技巧,教育局於2024至25學年為中小學學生家長舉辦「關愛心靈陪伴成長」家長教育講座系列,主題涵蓋有關孩子精神健康的不同主題。家長可透過「家長智Net」網頁的家長教育活動資訊站報名參加。我們亦建議家長參與教育局定期舉辦的「守門人」網上工作坊,認識更多有關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子女的技巧。詳情可瀏覽「校園 • 好精神」網頁中的家長「守門人」訓練專頁。 同學們:世上可能有令人失望、憤怒的人,有使你不滿或討厭的事,讓你感到灰心絕望,以致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或出路,但只要你主動求助,你會發現身邊總有正直善良的人可以依靠,人生依然充滿值得期待的美好事物。生命珍貴且無可替代,我們必須全心守護與珍惜。社區裏有線上、線下的輔導服務可以幫到你,例如情緒通18111精神健康支援熱線及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噏」。停下腳步、找人傾訴,你會發現任何的困局也不會是終點,總有解決方法可以帶來轉機。
2026年度社區文化大使計劃接受申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邀請本地表演藝術工作者及藝團提交建議書,5月6日中午12時截止。獲選者明年在全港各區推行藝術外展活動,把表演藝術帶進社區。 申請者須為本港註冊非牟利演藝團體或藝術工作者,且最近一年內於本港在其拓展的藝術形式具備實際公開演出經驗。署方鼓勵申請者引進新進藝術工作者參與,以支援他們的發展。 申請者須提交一份建議書,簡述活動主題和內容。申請表格可於網頁下載或到位於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10樓的觀眾拓展辦事處索取。 擬議活動須涵蓋戲曲或曲藝、舞蹈、音樂、劇藝、跨媒體等最少一種表演藝術形式;活動內容以巡迴演出為主,可包括工作坊、片段表演、示範、講座、展覽等一項或多項具創意的表演藝術活動組合。 查詢可發電郵或致電2591 1611。
屋宇署1月批出14份建築圖則,港島五份、九龍三份、新界六份,包括八項住宅及商住發展、兩項商業發展、一項工廠及工業發展、三項社區服務發展。 獲准動工的建築工程項目有五個,完成後可提供住宅樓面面積共25,433平方米,涉及單位26個,非住宅用途面積206,432平方米。 另外,該署接獲三個建築項目的上蓋工程動工通知。 月內發出16份入伙紙,港島四份、九龍五份、新界七份,涉及住宅樓面面積85,225平方米,共1,886個單位;非住宅用途面積23,398平方米。 該署同月接獲2,551宗有關僭建物的舉報,發出422張僭建物清拆令。
司法機構今日推出LinkedIn專頁,在本地和海外促進法律專業對司法機構的了解,並提升工作透明度。 司法機構會在專頁分享重要的法庭判案書、與其他司法管轄區的主要專業交流活動、重要事件和重要舉措。公眾透過專頁可隨時了解香港司法機構的最新動態和發展。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到冰島和印度訪問,推廣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優勢。她明日將率領香港校長和教育專家代表團,出席在冰島雷克雅未克舉行的2025教學專業國際高峰會,周四轉往印度繼續行程。 在冰島期間,蔡若蓮會在2025教學專業國際高峰會上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教育部長探討全球教育發展的新趨勢,並到訪當地學校和會晤教育專家。 蔡若蓮周四轉往印度德里,率領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及教資會資助大學的代表出席2025亞太國際教育協會年會暨展覽,並以留學香港為題發表演說。 蔡若蓮周五結束行程返港。她離港期間,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署任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