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表示,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前景,刻下應對挑戰的策略有二,一是維護好香港安全穩定的環境,向國際社會展示香港是全球資金的安全避風港。
二是繼續向國際社會說好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和優勢,尤其是零關稅自由港、普通法制度,以及國際金融中心特點,並持續優化香港的營商環境。
在全球變局中,國家和香港蘊藏不少新的投資機遇,也在許多創科領域中有領先的前沿發展。透過舉辦更多切合大勢的主題式大型峰會、國際會議和盛事活動,將可幫助更多國際商界和投資者更清楚了解國家和香港的無限機遇。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4月20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美國當局對貿易夥伴施加所謂對等關稅,並不斷調整稅率,不僅嚴重擾亂全球貿易秩序與供應鏈穩定,亦大幅增加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此種魯莽的保護主義行徑引發了市場普遍憂慮,不少經濟分析師預測美國通脹升溫、經濟放緩,甚至可能步入衰退;關稅戰也將衝擊全球經濟前景,令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觀乎世界各國的反應,美國單方面挑起關稅戰,不僅反噬其自身經濟,亦正將自己推向孤立之境。我們近期與各國商界領袖的交流中,這聲音特別清晰。他們一致批評美國當局目前的行徑,並明確指出:在地緣局勢動盪的今天,透明、開放、政策穩定、歡迎合作的市場,才是全球企業希望拓展業務的沃土。
在此複雜的外圍形勢下,香港作為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難以獨善其身。就此,我們必須認清,目前國際經貿格局的轉變將是中長期結構性的,我們必須凝聚社會各界力量,背靠祖國,共同應對;以積極和針對性的政策措施,轉危為機,在變局中繼續推進經濟高質量持續發展。
全力全速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刻下應對挑戰的最好策略。一是維護好香港安全穩定的環境,維護國家安全、金融穩定,經濟安全是香港繁榮穩定的根基,我們要向國際社會展示香港是全球資金的安全避風港。
二是繼續向國際社會說好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和優勢,尤其是零關稅自由港、普通法制度,以及國際金融中心特點,並持續優化香港的營商環境。眾多跨國企業投資香港,正是看中我們內聯外通的優勢,堅若磐石的法治、國際化和友善的營商環境、海納百川的包容文化,以及聯通內地這個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消費和創科市場。在關稅戰割裂全球經貿的背景下,香港正充分發揮超級聯繫人的關鍵作用,為全球企業和資金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不少商界朋友向我表示,面對關稅戰的陰霾,香港繼續保持自由港、實行自由貿易政策,為商界提供穩定和可預期的營商環境,至關重要,讓他們安心推展在港的業務部署。事實上,有不少企業正調整其策略,從過去主要連接內地和歐美市場,轉為開拓更多內地和亞洲新興市場間的貿易,它們特別看好東盟這個規模龐大、人口年青、中產階層和消費市場增長快速的市場。
香港作為自由港,正好利便這些企業靈活物流配送和貨物倉儲,以實現開拓新市場的計劃。而國家跟東盟地區關係好、產業鏈供應鏈又深度結合,香港可以在當中發揮重要的供應鏈管理、貿易融資和環境與社會管治(ESG)諮詢等專業角色。
此外,近期有不少金融市場的朋友表示,過去數月,國際資本正加速配置到香港和內地市場。一些最近上市的內地企業,獲得外資認購的比例較過去兩年顯著上升。此外,有外國金融機構亦表示正在本港擴張規模和增聘人手,有些則從其他地區增調高層人員來香港。這些現象折射出兩大轉勢:一方面是由於國家經濟展現的韌性、在創新科技的突破,以及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的持續深化,讓國際投資者擔心錯失投資內地的好時機(fear of missing out);另一方面,美國當局的單邊主義和政策不確定性,促使國際資金加速分散風險,增加其在內地和香港市場的配置。無可否認,這種東升西降的投資格局變化正在逐步突顯。
在全球變局中,國家和香港實在蘊藏不少新的投資機遇,也在許多創科領域中有領先的前沿發展。透過舉辦更多切合大勢的主題式大型峰會、國際會議和盛事活動,將可幫助更多國際商界和投資者更清楚了解國家和香港的無限機遇,參與其中、共享成果。
上周,香港便連續舉辦了兩場不同主題的大型國際會議—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和2025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香港香山旅遊峰會,兩者分別有來自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商代表、業界領袖和學者踴躍參加。
其中內地自2014年起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今年首次移師境外舉辦亞太峰會,亦是本港首次舉辦國家級別的重要學術峰會。峰會主題是「數智融合引領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與會者共同探討多個互聯網、數字和創科領域的最新發展與趨勢。至於首次在香港舉行的香山旅遊峰會,也彰顯香港作為國際旅遊樞紐的重要地位。
在兩個峰會上,許多與會者都不約而同指出,十分看好國家和香港的發展前景。「一國兩制」的優勢,讓香港可更好發揮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的功能,除了有助促進國家與世界各地在相關領域的務實合作,創造更多經濟與社會發展機遇,亦有助深化彼此間的聯繫和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