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遊戲 展翅高飛

全球電子遊戲產業競爭激烈,遊戲要脫穎而出,出色的宣傳不可或缺,香港遊戲優化和推廣計劃資助本地初創遊戲公司推廣旗下遊戲,打入國際市場,部分獲資助公司創下千萬營業收入,成績斐然。

 

投身產業  異軍突起

 

自小喜愛編寫程式的蔡欣諾,早於求學時期已一邊學習,一邊編寫這款手機音樂遊戲;當音樂響起,玩家跟隨節奏旋轉手機,獨特的玩法,與其他音樂遊戲截然不同。

 

一次機緣巧合,遊戲的宣傳片被上載至內地短片平台,瀏覽量一星期內已達50萬次。有見反應不俗,欣諾下定決心,投身電子遊戲產業。

 

創新的意念,造就本地開發的有趣遊戲,惟欣諾當初沒太多工作和營商經驗。獲文創產業發展處贊助的香港遊戲優化和推廣計劃,正好切合欣諾的需要。

 

憑藉優秀的遊戲設計,欣諾成功獲計劃資助55萬元,用作行銷推廣。他運用該筆資金跟不同音樂廠牌聯名合作,成功搶佔市場,成效極佳。

 

百萬下載  玩家喜愛

 

「這款體感遊戲,玩法與其他音樂遊戲不同,吸引大批來自內地、香港,以至日本、歐美等地的玩家。」

 

遊戲下載量目前已突破100萬次,營業收入超過1,000萬元。欣諾說:「對比其他同類遊戲,我們的成績可說亮麗。」

 

本土遊戲得以振翅高飛,欣諾認同有賴計劃之助:「公司成立之初,既沒太多起動資金,也沒經驗。」

 

「我們不單通過計劃獲得資金,更可學習宣傳推廣的知識,提升成功的機率。」

 

玩法多變  融入文化

 

中文遊戲市場越見成熟,本地遊戲開發者覷準其中的龐大潛力,電子遊戲製作人曹家誠早前便開發饒富香港「無厘頭」文化特色的喜劇冒險電腦遊戲。

 

這款遊戲的內容既有戰鬥,也有劇情,且串連具港式情懷的小遊戲,譬如射彈珠、穿魚蛋、炮製雞蛋仔等,混合廣東、遊戲和網上流行文化,成功在中文遊戲市場嶄露頭角。

 

曹家誠的遊戲同樣獲得計劃資助,他說計劃不單安排測試員給予意見,以改善遊戲,又提供多元化培訓,在引入外來資金、市場營銷等方面提供指導,包括如何在遊戲平台推廣、與網紅商討合作等,對中小型公司非常有幫助。

 

成果豐碩  有利發展

 

第四屆香港遊戲優化和推廣計劃日前舉辦頒獎禮,主辦機構香港數碼娛樂協會表示,共有12間本地初創遊戲公司獲批45萬至55萬元實報實銷資助。

 

該會主席彭子傑指出,過去四屆計劃成績穩定,約三成參與公司成功賺取利潤,個別公司基本營業收入達1,000萬元,下載量達50萬至100萬次的遊戲也十分普遍。

 

他說,冀獲資助的初創公司成功,認為對整個遊戲業界,以至香港經濟發展,效益都相當大。